&esp;&esp;贾政接到任务,心里还有点小欣喜。
&esp;&esp;况且母亲说得对,这种事情也只有他方便出面。
&esp;&esp;没想到除这件事,还有另一桩。
&esp;&esp;史苗:“还有早前教你的那个先生,听说要入翰林,你们有师徒情分,预备东西恭贺一二。”
&esp;&esp;贾政心里有个疙瘩,他是公府的公子,日常只有旁人捧着巴结他的份儿,一个见风使舵的先生,才入翰林,芝麻大的官儿,还要他去恭贺。
&esp;&esp;贾政终于显露了情绪,答应的不情不愿:“是。”
&esp;&esp;荣国府还没落败到依仗一个小翰林的地步,史苗只想磨一下贾政性格。
&esp;&esp;见他答应下来,就开始给姑娘们派下一件任务。
&esp;&esp;气氛有点严肃,大家都规规矩矩坐着,史苗觉着下回可以搞点花生瓜子吃吃。
&esp;&esp;家庭会议,别真搞得和公司例会一样。
&esp;&esp;史苗看向几个女儿。
&esp;&esp;一个个穿着新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
&esp;&esp;养眼,愉悦。
&esp;&esp;“我记得下一月好些人家办喜事,我们家人去不得,但礼要送到,你们拟好单子拿给我看。”
&esp;&esp;几个姑娘齐声:“是。”
&esp;&esp;家庭琐事办完,下一项议程是朝廷大事。
&esp;&esp;史苗又问:“前几日让你们看的邸报,看了没有,有何见解?”
&esp;&esp;不懂怎么回答的时候就低头,古往今来的学生都这样。
&esp;&esp;贾政大概是习惯了,见姐妹们都不说话。
&esp;&esp;出声答道:“孩儿愚钝。”
&esp;&esp;其实史苗也不指望她们能有多少见解。
&esp;&esp;可贾政没什么说法倒是有点意外,不知道平时那些先生教的什么。
&esp;&esp;在这个圈里混,怎么一点政治嗅觉都没有。
&esp;&esp;之前贾敏还能说几句义忠亲王的事呢!
&esp;&esp;转念一想,贾政总是闷声不出气,搞不好人家不愿意说。
&esp;&esp;史苗故作轻松道:“没有就没有,咱们孤儿寡母也做不成什么,知道朝中有什么大事就成。”
&esp;&esp;这句话一讲,家庭气氛有所缓和,史苗见她们拘束,宣布散会。
&esp;&esp;姑娘们很熟练,第二天就把过几天的礼单拟好。
&esp;&esp;史苗接来一看,大差不差,唯有给王家礼单多了一对珐琅彩宝瓶。
&esp;&esp;王家还是伯爵,有贵族身份,王子腾娶妻大喜。
&esp;&esp;都是从金陵出来的,荣国府和王家交情不浅。
&esp;&esp;但两家交情也没到送王家的礼比送另一家安国公家重的地步。
&esp;&esp;史苗提出自己的疑惑:“这礼单……是你们拟的?为何送王家的礼多了两样。”
&esp;&esp;贾姝瞥眼看贾政,开口:“母亲,父亲在世时,原本有和王家议亲的打算。”
&esp;&esp;三个妹妹没有议亲,不方便说,只能她这个姐姐解释。
&esp;&esp;史苗听出来,贾姝没有避着贾政的意思,甚至是故意把事情点出来。
&esp;&esp;贾政娶的王夫人。
&esp;&esp;能搞出抄检大观园的事,觉得袭人是个好的,最要命的是引来了薛家……
&esp;&esp;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esp;&esp;贾政和王夫人,比她家敏儿和林如海那一对儿更需要拆!
&esp;&esp;史苗大大方方笑了笑:“哪里的事,什么都不曾定下,让下面人不要乱传,坏了人家姑娘的大事。”
&esp;&esp;史苗真要谢谢贾姝这个大姑娘,瞌睡来了就递枕头。
&esp;&esp;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把‘流言’澄清澄清。
&esp;&esp;“旁人家怎么送,王家就怎么送,不必厚此薄彼。”
&esp;&esp;事涉贾政,他穿的还是日常的杏色衣衫,绷着脸,面无表情,耳根开始发红。
&esp;&esp;看见贾政样子,史苗更想逗他,故意把他点出来。
&esp;&esp;“虽说咱们家今时不同往日,但将来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