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2 / 3)

&esp;&esp;世人都存着看热闹的心思,尤其是那些心里妒忌清高读书人家的贩夫走卒,最喜欢听婉娘的故事。

&esp;&esp;望仙楼里唱弹词的娘子,演绎《婉娘传》如泣如诉,好些人慕名而来,点一碗茶,外加一份点心,就能听上一下午。

&esp;&esp;下面弹词唱过一段,刚好是婉娘身亡离魂。

&esp;&esp;一个尖瘦下巴的男子扯着嗓子,嗓音和他模样毫不相干,又粗又洪亮,带着七分醉意:“告诉你们,我家有个亲戚在李家做工,这李家当真要向官府请贞女!”

&esp;&esp;堂间又有人大声附和:“哎呀呀,真和那戏文里说得一样,后面大约就要官府颁布嘉奖文书,立牌坊了吧!”

&esp;&esp;登时嘘声四起:“还是读书人家,虎毒不食子。”

&esp;&esp;又有人道:“古话说,仗义屠狗辈,负心读书人,对自家生养的姑娘也是一样。”

&esp;&esp;人多了便有人开始唱反调:“这姑娘在他们眼中不值钱了,留着还坏名声,留她作甚,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啊!”

&esp;&esp;好几个人骂回去:“你愿狼心狗肺不长人心,别算上我们。”

&esp;&esp;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家纵使勉强算个大户人家,但宅院仍旧不够深。

&esp;&esp;婉娘的故事演起来,也不知谁走漏风声,听故事的人马上就和李家对上了。

&esp;&esp;谁让李家有个年纪轻轻就考到头名的小秀才,原先就有点名气。

&esp;&esp;只是曾经的美名,一转念就变成了当下的恶名。

&esp;&esp;李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两耳不闻窗外事。

&esp;&esp;望仙楼二楼的雅座上,一个青衣短打小厮,探出头去不安的看看楼下。

&esp;&esp;又气又急,还要忍着性子,劝席上同样穿了松青衣衫的少年:

&esp;&esp;“爷,咱们回去吧,都是这些说书的瞎编的,戏文上的人家姓杨,咱们家姓李,况且咱们家可做不出勒死人的事。”

&esp;&esp;原来这人正是李焕。

&esp;&esp;他清瘦白净的面容愁云密布,小厮一面劝着,半点作用也无。

&esp;&esp;李焕默默斟了一盏酒灌下去。

&esp;&esp;马上又满上第二杯,复又饮下。

&esp;&esp;忽然一道清瘦的人影走近,在李焕对面位置上坐下:“李兄既如此伤感,当初为何不试着……大约也不会……。”

&esp;&esp;来人正是长得半大的林海,他已经脱去稚气,长出点少年模样,今日也穿松青色。

&esp;&esp;但他衣裳比之李焕颜色更鲜亮,隐隐织祥云纹,衣缘上是精致的挑花刺绣,腰间是缂丝银绣荷包,晃眼看着平平无奇,细看才知做工细腻讲究。

&esp;&esp;李焕早已没了少年意气风发,颓丧叹气:

&esp;&esp;“我已是求过情,孝道在上,我又能如何?”

&esp;&esp;李焕无奈道:“家中只是想教导她一二,舍妹急病,天意如此,是她命薄。”

&esp;&esp;是她命薄……

&esp;&esp;李焕和林海都是少年题名,倒也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esp;&esp;只如今看李焕轻飘飘说出这样的话,未免过于凉薄愚孝。

&esp;&esp;林海去过李家,李家极为看重李焕,若李焕动了真格苦苦劝谏,如何能劝不住?

&esp;&esp;况且李焕若说孝道,他作为哥哥不爱护幼妹,作为孙子、儿子没尽到劝谏之责,致使家中闹出此等丑闻,才是真的不孝。

&esp;&esp;林海还从母亲那里听到过李家的旧事,当下再看李焕,越发觉得自己看走了眼,此人虚伪。

&esp;&esp;怨不得母亲听说他出门与李焕有约,欲言又止,瞧着不太高兴。

&esp;&esp;李焕看见林海手里拿着一本文集,忽然开口道:“贤弟也看贾二十四文集?”

&esp;&esp;林海放下文集:“今日让小厮早早去排队,买到了一本。”

&esp;&esp;总之小妹已经亡故,家里也厚葬了她。

&esp;&esp;比起纠结家里那点事,李焕还是愿意讲讲他最擅长的文章。

&esp;&esp;李焕顺手就将把文集翻开,打头目录扫了一眼,笑道:“比起上月那本,倒是多了几篇。”

&esp;&esp;林海抿着唇不说话。

&esp;&esp;身边小厮慌忙凑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