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邱鸿振到嘴的话语,都被丁景焕这杯酒堵了回去。
&esp;&esp;他还想再说些什
&esp;&esp;么,但环顾一圈满堂宾客,还是笑着饮下美酒,将话题转到丁景焕身上:“丁大人在京兆府待了八年,也该动一动位置了吧。”
&esp;&esp;丁景焕惬意地品着美酒,用十分讨打的语气道:“不急,不急。我在京兆府待得很自在。”
&esp;&esp;邱鸿振叹息,一点儿也不掩饰自己的艳羡:“也就只有丁大人,才能开口说自己不急着升官了。”
&esp;&esp;娘娘对丁景焕的信任和倚重,只要是长眼的人都能看到。
&esp;&esp;有着这样的恩宠,自然无需急切。
&esp;&esp;丁景焕哈哈一笑,伸长胳膊去搭邱鸿振的肩膀:“邱大人羡慕我,我还羡慕邱大人呢。副都御史才刚调走,你就高升回京了,可见你在娘娘心中的份量。”
&esp;&esp;邱鸿振被说得眉开眼笑。
&esp;&esp;第133章 祝女官,祝青云。……
&esp;&esp;这场宴会,勉强称得上宾主尽欢。
&esp;&esp;随后几日,刚刚在工部报道完的邱鸿振,又一次收到了宴会的邀请。
&esp;&esp;邱鸿振抹不开情面,也不想得罪霍世鸣,再加上他确实有段时间没有回京,需要多和同僚走动走动,便再次欣然应邀。
&esp;&esp;到了地方以后,他才发现一些不同。
&esp;&esp;上回还来坐了坐的丁景焕,这回连面都没有露。
&esp;&esp;不过少了一个丁景焕,丝毫不影响宴会的热闹。放眼一看,就知道参加宴会的人比上回多了不少。
&esp;&esp;其中几人,要是邱鸿振没记错的话,他们以前好像是文盛安一派的官员。
&esp;&esp;……这是看文盛安倒台了,就想办法钻营到了承恩公面前?
&esp;&esp;连着参加了三场宴会,这天上朝时,邱鸿振趁着丁景焕不备,抓着他的胳膊,将他拉到一旁,问他最近怎么都没去参加宴会。
&esp;&esp;丁景焕道:“京兆府最近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esp;&esp;邱鸿振对这番解释,只信了一半:“丁大人,你我都是娘娘的人,你可不能这么不讲义气。”
&esp;&esp;丁景焕装糊涂:“邱大人这话,我不明白。承恩公请你去参加宴会,让你多结交一些朝中官员,还能害了你不成?”
&esp;&esp;邱鸿振自问不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能稳稳当当走到今日,也有自己的政治智慧。
&esp;&esp;可能是他没有亲眼目睹到承恩公一呼百应,联合百官弹劾文盛安的场景吧,他总觉得承恩公的作派有些不妥当。
&esp;&esp;太高调,太张扬了。
&esp;&esp;说得好听点,那叫结交朝臣。
&esp;&esp;说得难听点,那就是笼络党羽。
&esp;&esp;邱鸿振悄悄张望四周,低声向丁景焕打听:“娘娘知道这件事情吗?”
&esp;&esp;丁景焕打了个哈哈。
&esp;&esp;邱鸿振不依不饶,想从丁景焕口中问出一句准话。
&esp;&esp;丁景焕被烦得不行。
&esp;&esp;眼瞅着再纠缠下去,就要耽误上早朝的时辰了,丁景焕只好给了句准话:“连你都觉得承恩公的行为高调,娘娘又怎么会没有耳闻。”
&esp;&esp;邱鸿振心中一凛。
&esp;&esp;虽然他还不清楚娘娘对此事的态度,但看丁景焕一副不想沾手的模样,邱鸿振觉得,自己下回再收到承恩公的请柬,能推就推了吧。
&esp;&esp;心下有了决定,再次收到霍世鸣的请柬时,邱鸿振称病推辞了。
&esp;&esp;府中管事回去向霍世鸣禀报时,霍世鸣也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esp;&esp;邱鸿振不来就不来吧。
&esp;&esp;如今想要出席宴会、与他攀上交情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少邱鸿振一个也没什么。
&esp;&esp;
&esp;&esp;丁景焕跟邱鸿振说他最近很忙,这话并非借口。
&esp;&esp;大朝会上,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和京兆府联名上书,表示《新刑统》已修订完成。
&esp;&esp;这本全称为《燕天狩详定刑统》,简称为《新刑统》的法典,于天狩八年十一月彻底修订完成,由太后和天子一同诏令颁行天下。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