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2 / 2)

关键便是这鸾凤回朝四字,既民间有此传言,为安定社稷,陛下何妨顺应民心。如此,京中流言轻易便可化解。”说话的是翰林院编修姚文罗,乃是去年探花。

&esp;&esp;“若要将什么兴亡加诸在女子身上,未免显得我等位列朝堂之人无能。陈大人方才的话未免太过严重了。”

&esp;&esp;“至于这诗句,若陛下当真有流落在外的公主,却数年不曾知晓。”他面色犹豫,十分难言的模样。

&esp;&esp;最后只道:“前朝后宫向来息息相关,后宫动荡生乱,则社稷难安。”

&esp;&esp;这,他的意思是后宫出了差错,导致陛下之女、金尊玉贵的公主流离在外,饱受苦楚?

&esp;&esp;大臣仿佛窥到后宫见血不见刀的争宠手段,一时间心中猜测纷纭,面面相觑间,不敢言语。

&esp;&esp;上首帝王不言,殿内气氛一下子降到冰点。

&esp;&esp;“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元后早早崩逝,后位空悬多年,既非嫡,何以配称鸾凤?”太史令驳道。

&esp;&esp;“陛下没有,可先帝与继先后曾有一位幺女,是为嫡长公主。”姚文罗直白坦荡道。

&esp;&esp;此话一出,那些老臣顿时惶恐。

&esp;&esp;暗道,此人当真初出茅庐不知深浅,竟敢如此莽撞的提起那个朝中禁忌。

&esp;&esp;“诸位爱卿以为呢。”

&esp;&esp;冷沉的语调,听不出丝毫情绪。

&esp;&esp;“陛下,先太后母家罪犯谋逆,以致朝政动乱,内外不安,陛下当机立断下令将其满门抄斩,幽禁太后,其女亦被驱逐出,朝野上下谁不道一句圣上英明。”

&esp;&esp;“先太后畏罪自戕,以示陛下宽仁,才得留以谥号尊位,其女既非薨逝,便断断不能回京。”

&esp;&esp;“圣旨已下,断无更改之理。”

&esp;&esp;姚文罗看着陈桥迂腐的背影,眼眸飞速划过一抹暗光,却深知过犹不及之理,张了张口,却没再进言。

&esp;&esp;“臣附议,民间流言纷语不过一时,陛下乃天命所受,岂可受此胁迫。”

&esp;&esp;“裴大人一直沉默不语,下官敢问,是否另有高见?”姚文罗问此话时,心有忐忑。

&esp;&esp;这位大人从前还乐意扯动几分笑意,虽然多是笑里藏刀,却也能让人在胆战心惊间辨出他的情绪,若无辜尚能得一口喘息,如今气势却全然沉敛下来,猜不透半分心思,实更教人惶恐难安。

&esp;&esp;这还是他第一次斗胆同这位声名赫赫的裴大人搭话,方一出口,便觉有一股无形压力围堵而来。

&esp;&esp;裴元俭一人立于众臣之前,英俊眉目沉敛,端看神情,没有半分张口回答的意图,也是,姚文罗官职低微,他又怎么屑于屈尊降贵。

&esp;&esp;姚文罗也是这样想,一时也觉得自己实在自不量力,就在众臣皆以为他不会回答之时,他偏偏开了口。

&esp;&esp;他眉梢不抬,语调冰冷慑人:“陛下在上,为臣者自当听命行事。何须尔等置喙。”

&esp;&esp;一句话分明不带任何轻蔑之词,却衬得方才争论不休的大臣,宛若跳梁小丑一般。

&esp;&esp;陈桥心生恼恨,脸色发青,却顾忌着不敢言语。

&esp;&esp;“好了,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由得你们争执不休,吵得朕头痛。”帝王终于出声。

&esp;&esp;“此事择后再议,无事退朝吧。”帝王说着已然起身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