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4章(1 / 3)

&esp;&esp;嬴子楚:身边有个懂经商的人在就是这么快乐。

&esp;&esp;嬴稷也很快乐,他亲切地询问子楚:

&esp;&esp;“寡人记得,你归国时那个资助你的商人也一起回来了?是叫吕不韦对吧?待天幕结束,令他来见寡人。”

&esp;&esp;虽然那是他孙子的相邦,但是没关系,现在是他的臣子了。

&esp;&esp;公子子楚:……

&esp;&esp;算了,老流氓就是这样的,习惯就好。

&esp;&esp;嬴稷还在催促天幕:

&esp;&esp;“再说点,还有没有别的?”

&esp;&esp;天幕中的太子果然又提出了更多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

&esp;&esp;这次倒不是和纸张有关了

&esp;&esp;太子招来了匠人:

&esp;&esp;「用沙子锻造的琉璃制得如何了?」

&esp;&esp;琉璃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的副产品,各国其实都会弄,只不过没人专门去搞这个东西。

&esp;&esp;和西方一直致力于把琉璃制造得无色透明不同,东方的琉璃冶炼技术一直是走在另一条道路上的。

&esp;&esp;就是仿玉,烧出来的越像玉越值钱。

&esp;&esp;所以古代并不是没有烧制琉璃的产业,相反,这个产业还很火爆。只不过它走的不是水晶平替的路线,而是玉石平替的路线。

&esp;&esp;东方的最高技术目标是烧成那种温润玉色的成品,恨不得往里多加点杂质,看怎么才能调出那种玉的质感。

&esp;&esp;至于为什么不往剔透里研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本土产的水晶已经足够剔透了,不比玻璃差什么。

&esp;&esp;如果想要透明的奢侈品,用水晶打磨就行了。

&esp;&esp;虽然因为水晶矿开采不易的缘故,有些水晶价格是比玉高的。但玉石一向地位非同凡响,不能光用价钱衡量。

&esp;&esp;何况水晶的需求量和玉石的需求量也不可同日而语,那些烧不出高端仿玉的工坊自然要为自己的销路考虑。

&esp;&esp;往玉的方向烧,做得差点好歹不愁卖。

&esp;&esp;秦梓桑的琉璃生意则兼顾了这两点,一方面烧剔透琉璃拿来做窗户和装饰品,另一方面烧仿玉琉璃拿来单纯骗钱。

&esp;&esp;都是沙子烧的,成本高不到哪里去。

&esp;&esp;烧出来的成果不够透明,带着杂色怎么办呢?

&esp;&esp;太子殿下指导:

&esp;&esp;「你不会令人打磨成花瓣形状,拿去镶嵌花窗吗?」

&esp;&esp;要相信古代书画大家的审美,人家绝对能拿着你提供的彩色碎玻璃给你设计出特别惊艳的加装效果。

&esp;&esp;用来坑贵族的钱妥妥的。

&esp;&esp;不过赚钱还只是小道,谁都懂一点。这都够不上经济战的边,只能算是经商。

&esp;&esp;真正的经济战要落到粮油上的。

&esp;&esp;太子殿下捻起今岁的新稻:

&esp;&esp;「这些年改良稻种,效果微弱,许是时间还短,要再等上十年。不过水肥耕作这些已经摸索出最佳方案了,产量倒是上去了不少。」

&esp;&esp;始皇帝听罢颔首:

&esp;&esp;「连续数年稻谷丰收,这两年应是没有多少人还会忍饥挨饿了。」

&esp;&esp;一些偏僻穷苦的地方难免还要饿肚子,但大部分地区都能吃饱饭了。

&esp;&esp;而且良种搭配合适的耕作方式,会令庶民哪怕是遭遇气候条件不太好的年份,也不至于收成过低。

&esp;&esp;只要不是过于极端的灾害发生,都能勉强做到“旱涝保收”。如此,饿死的人数就会大大降低。

&esp;&esp;太子便说:

&esp;&esp;「大秦有了余力,可以尝试朝外打粮油战了。」

&esp;&esp;和现代的粮油战不同,古人很难做到完全掌控别国的粮油市场,或者倾吞外国飞地据为己有。离得太远,很多事情都不好办。

&esp;&esp;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利用粮油优势去干扰别国的政局,那就简单多了。

&esp;&esp;太子殿下居安思危,认为不能给外邦发展起来的机会。于是精心命人挑选了遗传性状不稳定的良种出来,准备运往西方。

&es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