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扶苏还是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路况不好。
&esp;&esp;三国打得民生凋敝,贵族却还在带头购买蜀锦一类的奢侈品。晋朝开国时国库也没太多钱财,路就修得马马虎虎。
&esp;&esp;扶苏对此表示不能忍。
&esp;&esp;他抱怨道:
&esp;&esp;“不修路活该晋朝灭亡。”
&esp;&esp;不学他大秦的都没有好果子吃,还是他阿父比较高瞻远瞩。那驰道修得多好?懂不懂什么叫要想富先修路?
&esp;&esp;秦政不由失笑,戳了戳小鸟的肚子:
&esp;&esp;“小鸟口吐人言,有些奇怪了。”
&esp;&esp;扶苏才不觉得呢:
&esp;&esp;“鹦鹉也会说人话呀!”
&esp;&esp;他以前在网上刷到虎皮鹦鹉学人说话,虽然是公鸭嗓,但是很可爱。
&esp;&esp;何况他扶苏鸟崽又不是公鸭嗓!
&esp;&esp;秦政捏住儿子的小翅膀:
&esp;&esp;“那阿父给你检查一下翅膀颠骨折了没有。”
&esp;&esp;扶苏:……
&esp;&esp;想玩小鸟就直说。
&esp;&esp;没闹腾一会儿,有侍者在门外说取了晚膳来,可要现在就用。
&esp;&esp;魏晋时期一日三餐渐渐开始流行起来,可能也是天子权威旁落导致的。在此之前,这方面的规定很是严格。
&esp;&esp;西汉淮南王造反获罪后,汉文帝还特意批准他可以继续按照诸侯王的待遇享受一日三餐,足可见这一项以前的天子是非常重视的。
&esp;&esp;古代贵族才能一日三餐,不过从魏晋开始,渐渐也有寒门打破限制了。等到了唐宋时期,寻常百姓间也出现了普遍的三餐制。
&esp;&esp;今日的晚餐是素食为主。
&esp;&esp;这些年道教传播得越发广泛了,所以素食被贵族推崇,倡导“不杀生”。晋朝天子还规定了一些不许吃的食材,像猫、狗、蛇、苦瓜一类的,饮食改变比较大。
&esp;&esp;扶苏对于禁食苦瓜非常赞成。
&esp;&esp;但是很不满素食当道的现状。
&esp;&esp;老秦人怎么能不吃肉!
&esp;&esp;扶苏唰地变回了人形,只是忘了先从阿父腿上下去再变。于是少年人枕在父亲双腿上,幸而如今还是正坐而不是坐椅子,不然肯定要摔倒。
&esp;&esp;秦政无奈地扶住他,避免滚下去:
&esp;&esp;“快起来。”
&esp;&esp;扶苏爬起来,身上的衣服发髻都乱了。好在天色已晚,屋子里灯火不是很通明,看不太清楚。
&esp;&esp;可是侍者进门后点亮了全屋的灯烛。
&esp;&esp;扶苏厚着脸皮假装无事发生:
&esp;&esp;“早些用完膳休息吧,路上都不能好好睡一觉。”
&esp;&esp;秦政轻笑了一声:
&esp;&esp;“也好,我见你方才都困迷糊了,差点摔倒在地。”
&esp;&esp;意有所指。
&esp;&esp;扶苏举起筷子:
&esp;&esp;“父亲尝尝这个炊饼。”
&esp;&esp;加了茶叶的调味炊饼,非常灾难的晋朝特色美食。
&esp;&esp;秦政:……
&esp;&esp;秦政拒绝了:
&esp;&esp;“不必,为父不爱吃这个。”
&esp;&esp;而后他礼尚往来,给儿子盛了一块白嫩嫩的豆腐。
&esp;&esp;“我记得你爱吃这个。”
&esp;&esp;香辣豆腐是扶苏的心头好,但面前的豆腐一清二白,甚至都没点香油,一看就味道寡淡。
&esp;&esp;扶苏看了看旁边的几碟子绿叶蔬菜,觉得他爹好歹还是偏疼他的。不然夹过来的就不是豆腐了,而是带着苦涩味的野菜。
&esp;&esp;扶苏见好就收,乖乖把豆腐吃了。
&esp;&esp;一顿晚餐吃完,父子俩都是吃得满脸菜色。虽然他们也注重养生,但是和晋朝人着实是比不了。
&esp;&esp;等人走了,扶苏迅速拿出他的加餐。
&esp;&esp;两个胃口很大的老秦人,吃这么点饭是吃不饱的。侍者奉上的一日三餐都是按照正常文人士子的饭量提
好版主